教養知識庫

教養知識庫 外部連結 註冊新帳號 menu
登入 教養知識庫 外部連結 註冊新帳號
× 登入 教養知識庫 外部連結 註冊新帳號





按下「暫停鍵」,啟動「思考腦」


林美慧 未來Family數位專欄

2020-05-29 11:43:54


https://futureparenting.cwgv.com.tw/family/content/index/17959


自從有了網際網路科技,每個人似乎都可以從網路上找到源源不絕訊息,知識水準似乎都提升了許多;雲端有取之不盡的知識,確實也增加了我們多的見聞。


歷史學家許倬雲縱貫過去東西方的歷史發展與文明的演進,他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見解,認為現在的教育是「凡人」的教育,一個讓人過生活的教育,現代的教育人就是一個「檢索引擎」,除了獲取知識和快速的資訊之外,但也因為往往缺乏關鍵的「思考」過程,讓資訊與知識無法更有效的內化,進而成為內涵與思想。


適時的按下「暫停鍵」才能有效啟動「思考腦」


我們檢視過去在校園裡的學習,多半是老師傳授訊息學生接收訊息,在家裡也是家長傳遞訊息孩子接收訊息,甚少為彼此留一些「空白」。在學習或溝通過程中,適時的按下「暫停鍵」才能有效啟動「思考腦」;只有在這段留白的時間中,留給彼此足夠的時間爬梳接收到的訊息。


在《讓思考變得可見》這本書中,作者提出了一個拔河遊戲的比喻,就是藉由「拔河」歷程來協助學生了解對立雙方在各種難題、爭議及問題上雙方拉扯的想法;應用在個人或生活中,其實是更能夠靈活練習的。


而日本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齋藤孝在《邊寫邊思考的大腦整理筆記法》書中提及:以書寫把腦海思緒轉化為文字的行為(運用隨手可得的便利貼),不光是整理點子的「知性生產術」,同時也是有效的「心靈整理術」。


面對凡事慢吞吞、自主性不佳的孩子(通常是規律性較不規律、堅持度較不堅持、情緒本質較悲觀、學習意願及成就感低)為題,讓我們融合這兩者來進行思考拔河遊戲。


身為家庭成員之一,家長經常會讓孩子分攤家裡部分清潔工作、要求孩子達成什麼目標,孩子難免會有些小抱怨、鬧脾氣;亦或是日常生活中,孩子經常會有些莫名的堅持。這時就很適合運用這個方法:


首先,我們可以讓孩子把自身的感受、想法呈現在便利貼上(皆以一個詞或短句);參與此遊戲的家人也用便利貼寫下各自的認為。


接下來再表達(說明)各自的想法;透過各自的論述,可以讓彼此傾聽多方的聲音,這樣的「輸出」才真正等於「思考」;思考的結果是為了能讓彼此的思路歷程清楚呈現,無形中也留給彼此傾聽對方的時間,也才能跳脫看似只有對與錯的表象。


最後經過這樣的溝通,如果孩子和家長都覺得某個想法雙方已理解,或者有解決方法,就可移除那張便利貼,只留下彼此還有爭議的便利貼,再經溝通協調,讓便利貼盡量減少,這樣就可以做出最符合自家相處的模式(沒有最正確,只有最合適)。也許多練習幾回,父母、小孩就不用經常暴走或怒目相對、大眼瞪小眼了。反之對於自主性較強的孩子,此法也能協助他優化自身的學習或生活。


法國哲學家笛卡兒曾說:「我思故我在」,也曾在其著作方法論提到:先列舉問題,再進行確認,這是通往真理的途徑。」想不等於思考。思考不是一個念頭,而是有系統與程序的處理想法;思考必須有承擔起解決問題的責任與主動權的勇氣。雖然「想」不能稱作「思考」,然而我們可以確實的從「想」進化成「思考」。真正的思考不怕慢,也不在於問題的大小;在於你我的行動力(執行力)。


誠摯邀請各位試一試,真切地讓自己靜下來(按下暫停鍵),啟動思考腦(運用拔河遊戲思考、便利貼)等方法,好好梳理經年累月湧入於你我與孩子腦中的訊息流,期待各位發現,原來我們與學會「善用思考」的距離其實是非常近的。